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理財」標籤的文章

[理財] 淺談 「超越現狀:對生命週期投資建議的批判性評估」Beyond the Status Quo: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Lifecycle Investment Advice

投資理財新觀點:為什麼「一生持有股票」可能比傳統建議更好? 在理財書籍或銀行理專的建議中,我們常聽到一個熟悉的公式:年輕人應該多買股票,隨著年紀增長要逐步增加債券比例,讓資產「更穩健」。這種做法被稱為 生命周期投資策略(Lifecycle Investing) ,也是許多目標日期基金(Target-Date Funds, TDF)的基礎。 不過,最新研究《Beyond the Status Quo: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Lifecycle Investment Advice》提出顛覆性的見解—— 或許我們應該一輩子都以股票為核心 。 研究重點:傳統建議可能低估股票的長期優勢 傳統的股票-債券配置假設有盲點: 並非一定要隨年齡被動降低風險。 全股票策略可能更佳: 若一生維持「全球分散」的股票部位(例如約 33% 國內 + 67% 國際)而不配置債券, 退休財富、消費能力、可傳承資產 皆優於傳統股債組合。 社會總體效益可觀: 若全美廣泛採用,提升的退休福祉規模可達「兆美元」級別。 核心配置 全球分散全股票 重點優勢 更高長期期望報酬 最大挑戰 短期波動與心理承受 傳統 vs 全股票策略比較 項目 傳統生命周期投資 全股票策略(例:33% 國內 + 67% 國際) 投資標的 股票 + 債券,隨年齡調整 股票為主、全球分散,不配置債券 退休財富 中等 更高,長期增長更明顯 退休消費能力 較穩定但偏低 穩定且更高 可傳承資產 普通 較多 心理壓力 較小(波動低) 較大(波動高) ...

[理財] 淺談 勞保&勞退 年金/退休金 請領資格

在台灣,勞工的退休保障有兩種,分別為「勞工保險」(簡稱勞保)的老年給付以及「勞工退休金」(簡稱勞退)。這兩者雖然都與退休有關,但其性質、請領資格與給付方式均不相同,大家常常會搞不清楚。本文將為您深入淺出地說明勞保與勞退的請領資格,助您提前規劃美好的退休生活。

[理財] 在時間維度上進行分散投資! 淺談【生命週期投資法】

生命週期投資法(Lifecycle Investing)是由耶魯大學教授伊恩·艾爾斯(Ian Ayres)和貝利·奈勒波夫(Barry J. Nalebuff)共同提出的一種投資策略。此方法從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薩繆森(Paul Samuelson)的研究成果出發,旨在透過「時間維度」上的分散,來降低風險並顯著提升報酬。本文將探討生命週期投資法的核心概念、優勢、實踐方式,以及其潛在的挑戰和適用對象。

[理財] 勞保年金月領 請領"時間點"有眉角 掌握關鍵時機 讓你多領一個月、月領金額UP!

我們都知道勞保年金與請領年齡有關係,但你知道申請的「時間點」也很重要嗎? 勞保局規定,勞保老年年金是採申請制,必須在離職退保的隔日才具備請領資格。只要符合資格並完成申請,勞保局會從您申請的當月起按月發給,並於隔月月底入帳,一直發給到申請人死亡當月截止。 本文從這些規定中為我們找到了可以多領一個月、每月多領一點「小確幸」。

[理財] 勞保年金幾歲領最划算?63歲真是黃金交叉點?

許多勞工朋友在規劃退休生活時,都會面臨一個重要的問題:「勞保年金到底該幾歲領最划算?」針對這個熱門議題,本文根據精算師的計算, 62 或 63 歲 很可能就是領取勞保年金的「黃金交叉點」,透過實例試算,用簡單的方式來理解勞保年金的計算邏輯。

[理財] 退休金這樣領,不怕錢不夠用!GK動態提領策略 (2000年艱難開局退休回測)

圖片
退休後的退休金該怎麼領才能安心?領多了怕提早花光,領少了又怕委屈自己?經典的「4%固定提領策略」雖然簡單,但面對市場變幻莫測的波動,真的夠穩嗎?如果運氣不好剛退休就碰到股災,遇到【報酬順序風險 Sequence of Return Risk】,或是運氣太好活到100歲,遇到【長壽風險 Longevity Risk】,這兩種風險都可能導致領光退休金,發生老年無以為繼的情形。 今天我們要來解析一項更聰明、更彈性的退休金提領策略,由財務規劃顧問 Jonathan Guyton 與電腦科學家 William Klinger 共同提出的「 GK動態提領法則 」。這個策略可以讓你的退休金不僅能領得更久,甚至還有機會越用越多!

[理財] Firstrade 出金步驟 & 測試實錄

想要把在 Firstrade 投資賺到的錢轉出來嗎?Firstrade 的出金流程其實不複雜,主要有兩種方式: 電匯  和 ACH 電子轉帳 。對於台灣的用戶來說,由於 Firstrade ACH 連接的銀行賬戶必須通過美國境內銀行,因此電匯是大多數台灣人選擇的方式,說明如下...

[理財] 用Firstrade提款卡(借記卡Debit Card) 在日本ATM提款 實際心得

圖片
如果你有在 Firstrade 申請提款卡(Debit Card),在日本旅遊時,可以直接透過日本當地的 ATM 提領日幣現金,匯率通常比在台灣換日幣還要划算。以下提供一個簡單的提款流程教學與注意事項,幫助你輕鬆在日本提領日幣現金...

[理財] 簡單搞懂 財報三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中的 "資產負債表"

圖片
小王想開一間公司,預計需要3000萬,跟家人借了1000萬,他自己存款有2000萬(唯一股東),湊齊資金後創立公司。這就是一間公司最基礎的資產負債表: 資產 =  負債  +  股東權益 一開始小王將3000萬中的2500萬拿去頂下一間小廠房跟生產設備,也就是" 固定資產 ",在用300萬進了生產所需的原物料,也就是" 存貨 ",並且很順利的將其中100萬的原物料做成產品,達成第一筆400萬的生意,也就是" 應收帳款 ",剩餘的就是" 現金 "。這就是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組成: 資產  =  固定資產  + 存貨 + 應收帳款  +  現金 此時小王發現經營公司就是維持賺錢的循環(現金買存貨,存貨做產品賣客戶,收到帳款後就有現金,然後不斷循環),當公司獲利再扣掉固定資產的折舊,當差值為正時,就代表公司有賺錢。 因為公司產品銷量非常的好,小王想加大生產規模,由於資金不夠,所以小王向供應商情商先出貨後付款,也就是" 應付帳款 ",然後再跟客戶預收下筆訂單的貨款,也就是" 預收帳款 ",再跟銀行借錢,也就是" 借款 "。這就是資產負債表中的"負債"組成: 負債  = 應付帳款  + 預收帳款 + 借款 隨著生產規模的加大,公司業績蒸蒸日上,小王想引入資金擴大公司規模,於是與投資機構洽談後,成功獲得投資機構的資金入股,所以股東權益這塊之前都是給自己,現在需要分成" 自己權益 "以及" 投資人權益 "。這就是資產負債表中的"股東權益"組成: 股東權益  = 自己權益  + 投資人權益 透過小王開公司的例子,搞清楚邏輯就能簡單搞懂資產負債表。

[理財] 淺談swap式ETF (以英股 ETF MXUS 為例)

Swap 式 ETF 指的是透過持有交換合約(Swap),而非直接持有指數成分股,來追蹤指數表現的一種 ETF。優點:費用低廉、追蹤誤差小。缺點:存在交易對手的信用風險(雖然多由大型金融機構承擔,實際違約機率低,但投資人仍需注意)。 MXUS:英股 Invesco MSCI USA ETF 以 Invesco MSCI USA ETF(MXUS) 為例,這是一檔追蹤 MSCI 美國指數(註1)的累積型 Swap 式 ETF。 基金費用率(TER/OCF):0.05% Swap 費用:0.07% 台灣投資人若直接持有英股 ETF,股息會被英國預扣 15% 稅款,但 Swap 式 ETF 可省下這筆股息稅。 👉 總費用率 = 基金費用率 + Swap 費用 MXUS = 0.05% + 0.07% = 0.12% 與其他常見市值型 ETF 費用比較 計算方式:總費用率 = 基金費用率 + (假設股息率 × 股息稅率) *此處假設平均股息率為 2% 美股 VT = 0.07% + (2% × 30%) = 0.67% 英股 VWRA = 0.22% + (2% × 15%) = 0.52% 英股 ACWD = 0.12% + (2% × 15%) = 0.42% 由此可見,MXUS 的總費用率僅 0.12%,在長期投資中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 註1:MSCI 美國指數 vs CRSP 美國整體市場指數 MSCI USA Index(MXUS 追蹤)與 CRSP US Total Market Index(VTI 追蹤)的差異如下: 覆蓋範圍 CRSP US Total Market Index:涵蓋幾乎所有美國上市公司,約 3,486 家 MSCI USA Index:主要追蹤大型與中型股,約 626 家 市值規模 CRSP US Total Market Index:約 47.8 兆美元 MSCI USA Index:約 45.2 兆美元 市場代表性 CRSP:更全面,包含小型股 MSCI USA:約涵蓋 85% 的美國股市市值,集中於大...

[理財] 查詢 英股ETF資訊 兩個推薦網站 1.London Stock Exchange (LSE)、2.JustETF

1. London Stock Exchange (LSE) London Stock Exchange 倫敦證券交易所是英國主要的證券交易所,提供詳細的ETF資訊。可以找到ETF的交易歷史、價格變動和關鍵數據。 2. JustETF JustETF 專門提供ETF比較工具和資料。可以根據各種標準篩選英國市場的ETF,並比較費用、表現和所追蹤的指數。

[理財] 全球市值型ETF 美股VT vs 英股VWRA vs 英股ACWD 總費用率比較(概抓)

總費用率 = 費用率 + (配息率*股息稅) *因為配息率會變動(1.X%~2.X%),以下計算統一為2% 美股VT = 0.07% + (2%*30%) = 0.67% 英股VWRA = 0.22% + (2%*15%) = 0.52% 英股ACWD = 0.12% + (2%*15%) = 0.42% *股息稅美國30%跟英國15%是概抓的數字   假設 本金100萬 投資20年 年化報酬率5% (配息的部分VT需手動再投入,VWRA跟ACWD都是自動投入),使用 複利計算機 算出最終金額為: VT 2,334,448元 VWRA 2,402,499元 (贏VT約3%) ACWD 2,448,910元 (贏VT約5%)

[理財] 英股 ETF 複委託買賣交易成本 (富X證券)

買賣英股 ETF (ACWD) 交易成本如下:(幣別:美金) 《買入時》 20股 (當時股價:217.9) 手續費: $6.54 (0.15%)  計算方式=217 .9 *20*0.0015=6.54元 《賣出時》 尚未賣出...賣出再補上 結論: 1. 英股股票在買入時會收一筆0.5%的印花稅費,但多數ETF之收費免收印花稅。 2. 因為正值券商免低手續費的活動期間,所以公式很簡單,交易成本 = 股價 * 股數 * 手續費約定費率。 (富X證券官網:英股交易即日起至2024/12/31,網路下單手續費依實際成交金額計算,免收最低手續費。) 補充 對帳單 數字: 2024/08/09 買進 (217.9*20)+6.54 =  4,364.54美金  (應付款) 2024/08/12 銀行扣款  4,364.54美金

[理財] 轉(增)貸時 如何自己跑文件 省下代書費

辦理轉(增)貸時,線上申請審查通過後,會需要跑政府地政機關申請一些文件,如果嫌麻煩不想跑,可以花代書費(例如:9000元),如果想省下這筆代書費的話,可以自己去跑文件,大概的流程如下: 轉貸銀行: 攜帶身份證、印章、土地及建物權狀正本(權狀只作為確認之用 不會收走) 進行貸款申請(簽一堆文件),所有文件簽完後,銀行專員會提供已經填好資料的[土地登記申請書],之後去地政事務所做抵押權設定之用。 地政事務所: 攜帶土地登記申請書、土地及建物權狀正本、身份證影本 抵押權設定(當日取件約4~5小時,或隔日取)     準備文件: 1.土地登記申請書(請轉貸承辦人準備) 2.土地及建物所有權狀正本 3.身份證正本+印章 4.地政規費(貸款金額*0.12% 可刷卡)     取回文件: 1.他項權力證明書、 2.設定契約書、 3.其他約定事項 原銀行: (*電話即可) 打電話給原銀行,告訴他要申請房貸清償,並告知清償的日期(一定要有日期才能計算當天的結清金額),對方會告訴你 結清金額、還款帳號、戶名、經辦電話...等資訊。 轉貸銀行: 將在地政事務所取得的文件,以及原銀行結清金額及帳號等資訊一併交給轉貸銀行,之後轉貸銀行就會在指定日期跟原銀行進行剩餘貸款的結清,通常在約定結清日的下午就會收到原銀行的結清通知(mail、簡訊或APP)。(如果有增貸的部分也會在這天打到你指定的戶頭,但該筆款項是被圈存的狀態,暫時無法動用) 原銀行: 結清後2~3個工作天可以到原銀行(攜帶身分證,印章) 取回清償證明文件(a.抵押權塗銷同意書.b.他項權利證明謄本.c.抵押權範圍設定書.d.住宅火險保單正本)這4項文件。證明書、同意書可以影印一份留存,因為正本會被地政事務所收走存查。 地政事務所: 收到清償證明文件:塗銷權同意書、他項權力證明文件、設定契約書及其他約定事項,還有原貸款合約、土記登記申請書 (原貸款銀行會整份給你,就全部帶著),以及攜帶身份證、印章,去地政做[塗銷],現場等約一小時可以辦理完畢),完成後取件同時申請地籍謄本與建物謄本(包含車位權力範圍),每一張20元。要確認他項權利的部份是否真的已經塗銷。 轉貸銀行: (*電話即可) 辦完後電話通知轉貸銀行即可,後續會寄送貸款合約,並開始扣款就完成了。(如果有增貸,之前被圈存的款項會在通知轉貸銀行後...

[理財] 美股 兩倍槓桿型ETF 整理

圖片
  *配息率每年會變動,請上ETF的官網查詢最新數據。 更新 SSO 與 SPUU 的配息資訊 總費用率 = 費用率 + (配息率*股息稅) SSO = 0.9% + (0.94%*30%) = 1.182% SPUU = 0.64% + (0.59%*30%) = 0.817% 

[理財] 英股 全球市值型ETF(累積型) 整理

圖片
*ACWD 於 2024/08/01 調降費用率至0.12% *買賣價差是製表當下的變動約略數值  

[理財] 淺談 複利

假設投資標的為全球市值型ETF(年化報酬率抓7%),有四種情形: A君:(提早投資代表) 從0歲起父母就幫他每年投資1萬2(每月1千),直到10歲後就不再投資,總投入金額為12萬,到65歲時,資金總淨值為 930萬 。 B君:(一般投資代表) 從10歲起父母就幫他每年投資1萬2(每月1千),直到65歲後就不再投資,總投入金額為67.2萬,到65歲時,資金總淨值為 793萬 。 C君:(加大本金代表) 在10歲當年父母幫他單筆投資21萬(約為A君在10歲時的總淨值),之後就不再投資,總投入金額為21萬,到65歲時,資金總淨值為 930萬 。 D君:(加大本金並提早投資代表) 在0歲當年父母幫他單筆投資12萬,之後就不再投資,總投入金額為12萬,到65歲時,資金總淨值為 1043萬 。 結論: D君 > A君 = C君 > B君 盡可能的"提早"並"加大"本金。

[理財] 淺談 富X銀行的理財型房貸 (循環型房貸-回復式)

富X的理財型房貸(又稱循環型房貸)大致可分為兩種,分別是「額度式」與「回復式」。目前官網上的名稱有些混淆,因此接下來以官網房貸「線上申請」表單上的名稱為主。 點擊官網房貸頁面的「線上申請」,在填入一些資料並進行手機驗證後,會進入申請頁面。這裡的產品類型分為:1. 分期型房貸+循環型房貸 2. 分期型房貸 3. 循環型房貸,所謂的分期型房貸就是一般大家所認知的房貸,而循環型房貸就是所謂的理財型房貸。這裡選擇第一個「分期型房貸+循環型房貸」,然後頁面會動態顯示後續的選項。 分期型房貸(一般型房貸) 傳統的「分期型房貸」很好理解,就是看利息多少(例如:2.33%),然後每月本金+利息攤還。 循環型房貸(理財型房貸) 這邊的「循環型房貸」也就是大家說的理財型房貸。富X的理財型房貸分兩種: 1. 額度式房貸 這種方式是通過後可以直接使用某個額度(假設300萬)的錢,有動用才付利息,貸款期限五年,每五年需重新簽約(每次都要付辦理費),額度動用時的利息是最高的(例如:2.98%)。 2. 回復式房貸 這種方式需要搭配分期型房貸,已償還的貸款本金會變成可隨借隨還的額度。舉例來說:    - 假設分期型房貸核貸金額是800萬,最低還本額是100萬。    - 當借款人還款達101萬時,可隨借隨還的額度是1萬。    - 當還款達700萬時,可隨借隨還的額度是600萬。 當有動用時的利息略低於額度式,但略高於一般房貸,介於中間的利息(例如:2.63%),貸款額度為20年,動用期間可還息不還本,不用本利攤還。

[理財] 國X世X 複委託 VTI 配息 預期金額與實際金額

VTI 配息資訊 除息日: 2024/06/28 發放日: 2024/07/02 配息額: 0.9519 (USD) 國X世X 複委託  配息實際金額: 總股數: 10.95474 入帳日: 2024/07/05 入帳額: 236元 (NTD) 配息預期金額: 10.95474*0.9519*0.7 = 7.2994719042 (USD) 當下美金網銀買進匯率為 32.46 7.2994719042*32.46 = 236.94085801 (NTD) 假設扣掉網銀換匯的讓3分 匯率為 32.43 7.2994719042*32.43 = 236.721873853 (NTD) 預期金額與實際金額差了一點尾數,等股數多一點再來看。 PS. 因為台灣跟美國沒有稅務協定,所以會被抽30%的股息稅。

[理財] 美股 ETF 複委託定期定額成本 (國X世X)

買賣美股大盤市值型 ETF (VTI) 交易成本如下:(幣別:美金) 《買入時》 國X證券官網說明: 美股定期定額買入手續費優惠,不限交易金額,超優惠均為0.1美元(即日起至2024/12/31)。 *經測試不管定期定額100美金或200美金,手續費皆為0.1美元,交易稅費為0元。 《賣出時》 國X證券官網說明:   賣出ETF享每筆均一價3美元的手續費優惠(即日起至2024/12/31),賣出個股/特別股手續費則依一般費率計算 。 *2024/08/21 更新:紀錄一下賣出 ETF(VTI) 的明細   成交時間: 2024/08/19 21:57:41   參考匯率: 31.905   成交金額: 4018.8 美金   手續費: 3 美金   其他費用: 0.12 美金   實際交割金額: 128120 台幣 (PS. 08/21銀行才入帳,入帳金額128120) 結論: 1. 如果要做美股ETF的定期定額,國X證券是目前最好的選擇(優惠至2024/12/31),需注意的是前提是 "美股" "ETF" 的 "定期定額",且每年要去注意優惠活動有沒有展延,如果活動結束就不會是最優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