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的退休金該怎麼領才能安心?領多了怕提早花光,領少了又怕委屈自己?經典的「4%固定提領策略」雖然簡單,但面對市場變幻莫測的波動,真的夠穩嗎?如果運氣不好剛退休就碰到股災,遇到【報酬順序風險 Sequence of Return Risk】,或是運氣太好活到100歲,遇到【長壽風險 Longevity Risk】,這兩種風險都可能導致領光退休金,發生老年無以為繼的情形。
今天我們要來解析一項更聰明、更彈性的退休金提領策略,由財務規劃顧問 Jonathan Guyton 與電腦科學家 William Klinger 共同提出的「GK動態提領法則」。這個策略可以讓你的退休金不僅能領得更久,甚至還有機會越用越多!
什麼是「動態提領」?告別一成不變,擁抱智慧提領!
想像一下,你的退休金是一座不斷變化的水庫。傳統提領方式就像你每年都固定取走同樣的水量。但如果遇到乾旱(市場下跌),水庫很快就見底;如果遇到豐水期(市場大漲),你卻只能看著水滿出來,無法多取用。
「GK動態提領法則」的精髓在於:它不是一個死板的數字,而是一組會根據你的退休金資產價值和市場投資狀況,自動調整每年提領金額的智慧指引。主要包含三條規則:
1. 通膨規則
- 這是一個基礎機制。你的提領金額每年會根據通貨膨脹率進行調整,以確保你的購買力不會因為物價上漲而縮水。
- 舉例: 如果上一年度的通膨率為 3% 時,假設該年度預計提領金額為55萬,則調整為55*1.03=56.65萬。
- 但請注意! 研究也指出,當「前一年投報率為負」且「當前計畫提領率高於初始提領率」時,該年提領金額凍結,不實施通膨調整。這是一種自動的「凍結」,旨在保護你的資產。此外,每年的通膨調整上限為6%,即使通膨更高,你的提領金額增幅也不會超過這個比例。
2. 保本規則
- 作用: 這條規則就像是你的「財務護欄」或「安全剎車」,當市場狀況不佳、你的資產總值下降時,它會提醒你適度減少提領,避免退休金耗盡的風險。
- 觸發條件: 如果你當前的提領率(即「當年的計畫提領金額 ÷ 期初投資組合價值」)比你的「初始提領率」高出20%以上時,這個規則就會被觸發。
- 行動: 一旦觸發,你當年的提領金額將會減少10%。這聽起來有點不舒服,但它能有效防止你在低谷時過度消耗本金,幫助你的投資組合度過難關。
- 舉例: 如果你的初始提領率是5%,那麼當前提領率一旦超過(或等於) 5% * 1.2 = 6% 時,就觸發了資本保全規則,你的提領金額會減少10%,假設該年度預計提領金額為55萬,如果去年投報率是負數則不進行通膨規則調整,最後保本規則調整後為55*0.9=49.5萬。
3. 繁榮規則
- 作用: 這條規則基本上與保本規則相反,當市場狀況大好、你的資產總值上升時,它會提醒你適度增加提領,享受到更大的財務彈性。
- 觸發條件: 如果你當前的提領率(即「當年的計畫提領金額 ÷ 期初投資組合價值」)比你的「初始提領率」低20%以上時,這個規則就會被觸發。
- 行動: 一旦觸發,你當年的提領金額將會增加10%。這意味著當你的資產成長良好,提領壓力相對較小的時候,你可以適度地享受更多。
- 舉例: 如果你的初始提領率是5%,那麼當前提領率一旦低於(或等於) 5% * 0.8 = 4% 時,就觸發了繁榮規則,你的提領金額會增加10%,假設該年度預計提領金額為55萬,通膨率3%則通膨規則調整後為55*1.03=56.65萬,最後繁榮規則調整後為56.65*1.1=62.315萬。
為什麼這些規則如此強大?
這項研究的核心發現是,應用這些動態決策規則,能顯著提高你在退休期間能夠維持的「最大初始提領率」。它能在幾乎消除退休資產耗盡風險的前提下,讓你的提領率(例如5.2%至5.6%的初始提領率,針對不同配置)在長達40年的時間裡保持可持續性。換句話說,這些「財務護欄」提供了更高的信心,讓你能在退休後更安心地花費。
實際案例:王先生的退休之旅 (2000-2024)
王先生在2000年退休,恰好遇上了千禧年網路泡沫破裂以及隨後的幾次市場低谷(2000~2002年的科技股泡沫和2008年金融海嘯),這段時期被認為是退休規劃中最艱難的時期之一。讓我們用地獄級難度的開局,來看看這些規則是如何運作的。
- 2000年1月1日退休
- 初始退休資產: 新台幣2,000萬元
- 初始提領率: 4%
- 第一年初始提領金額: 2,000萬元 * 4% = 80萬元
- 投資組合: 假設王先生的投資組合表現,完全追蹤 MSCI ACWI 全球指數 (含股息再投入) 的年度報酬率。
- 通膨參考: 以 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變化率 為準。
讓我們看看王先生2000年至2024年的資產變化:
王先生的退休金軌跡:
- 提領金額波動: 從表格中可以看出,在市場大跌的年份,由於期初資產價值大幅縮水,導致提領率飆高,觸發了資本保全規則,王先生的提領金額被迫減少了10%。這雖然暫時降低了生活品質,但卻有效保護了本金,避免了提早耗盡的風險。
- 資產反彈與享受: 隨著市場觸底反彈,當投資組合表現良好,導致提領率低於3.2%(初始提領率4%的80%)時,繁榮規則被觸發,王先生的提領金額增加了10%!這讓他在資產充裕時能享受到更好的生活。
- 最終結果: 儘管經歷了數次嚴重的市場崩盤,到2024年底,王先生的退休資產不僅沒有耗盡,反而從最初的2000萬元增長到了超過2,800萬元!
這個例子強烈說明了,即使在極端不利的退休時機下,透過智慧的「動態提領規則」,你的退休金也能展現出驚人的韌性,甚至達到持續增長並提供可觀收入的效果。
總結:給自己一個更安心的退休金管理方式
傳統的固定提領率方法,就像是你在變化多端的道路上,只用單一速度行駛,缺乏應變能力。而「動態提領規則」則為你的退休金配備了智能定速巡航和自動煞車系統。
當市場急轉直下時,它會輕輕地踩下剎車,調整你的提領速度,避免失控;而當道路平坦寬闊,一切順利時,它又能讓你適度加速,享受更優渥的生活。這不是讓你領得「更少」,而是讓你領得更「穩健」、「靈活」,並且大大降低了退休金用罄的風險 。
選擇動態提領規則,就是選擇為你的退休生活加上一套智慧的「財務護欄」,讓你在享受退休生活的同時,也能對自己的財務未來更有信心!
參考資料:
Guyton, J., & Klinger, W. (2006). Decision Rules and Portfolio Management for Retirees. Journal of Financial Planning.
MSCI ACWI index data, CPI data source.
Decision Rules and Maximum Initial Withdrawal Rates
Decision Rules and Maximum Initial Withdrawal Rates(論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