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13的文章

[Vim][Linux] ubuntu vim 共用設定檔 vimrc 的位置

/etc/vim/vimrc 另外,在 /usr/share/vim/vimrc 有一個映射檔( link到etc ) 如果不是 ubuntu 可以先用 $sudo find / -name vimrc 去找找看

[PHP] 用 PHPExcel 抓出來的值 放到陣列當鍵(key) 會出現 Warning: Illegal offset type 的錯誤訊息 (用 strval 可解)

$arr[strval($cell)] = '這樣就不會報錯了'; 參考

[JavaScript] IE 無法在 substr 使用負數 從字尾取字的替代方案

很多程式語言都有 substr() 這個好用的函式,當然我們也知道可以使用負數從字尾取字,例如: mystr.substr(-1, 1) ,就是從倒數最後一個字起,取一個字,講簡單一點就是取最後一個字,但是, IE 卻不能用負數(新版的或許可以),這時候只好改成另一種寫法... var len = mystr.length; alert("最後一個字是" + mystr.substr(len - 1));

[JavaScript] 好用的 for in 迴圈 (類似 PHP 的 foreach 、 jQuery 的 .each )

直接看程式碼: var a = {'a':'a1', 'b':'b1', 'c':'c1'}; //物件 //陣列也可以 a['a'] = 'a1';a['b'] = 'b1';a['c'] = 'c1'; var s = ''; for(var k in a){   s += '鍵:' + k + '、值:' + a[k];   s += '<br />'; } 參考

[jQuery] 如何取得下拉選單中( select )被選到的項目 ( option ) 的屬性值 (以 title 為例)

$("#my_select").on("change", function(){   alert($("option:selected", this).attr("title")); }); 或是 $("#my_select").on("change", function(){   alert($(this).find("option:selected").attr("title")); }); PS:兩種語法作用完全相同,效能差別幾乎可以忽略,第二種語義較直觀。

[好文][jQuery] this 與 $(this) 的區別 (以attr 為例)

this 與 $(this) 的區別

[PHP][jQuery] 用 ajax 取得 json 格式的資料

前端( index.php ) $.ajax({     url:"ajax.php",     type:"POST",     data:{"query_1":"my_query_1", "query_2":"my_query_2"},     dataType:"json",     //10秒內無回應 即為error     timeout:10000,     error:function(){         alert("目前系統異常或忙碌中,請稍後再試。");     },     success:function(data){         $.each(data, function(k, v){             $("#my_div").append(v);             $("#my_div").append(' ');             $("#my_div").append(k);             $("#my_div").append('<br />');         });     } }); 後端( ajax.php )利用POST過來的值,產生資料的陣列後,echo json_encode($arr_json);,就可以回傳 json 格式的資料了...

[Vim][MAC] 建立專屬自己的 vim

要建立自己的 vim 就必須先建立設定檔,也就是常聽到的 vimrc ,有兩個位置可以設定: 1. /usr/share/vim/vimrc 這是共用的設定檔,也就是不管用哪個身份,都會吃到這個檔案的設定值。 2. ~/.vimrc 這是個人的設定檔,只有在用自己的帳號時,才會吃到這個檔案的設定值,預設不會存在這個檔案,可以自己建立。 常用的設定值及說明,如下:

[其他] 常見的一些速度單位

網路: 最常見的ADSL之類的上網速度,例如:10M、60M 或 100M,這邊的M代表的是 Mbps ,也就是 每秒可以傳輸多少 Megabits (Megabits per second),注意這邊的單位是 bits (位元),而我們平常習慣用的檔案大小單位是 Byte (位元組),1 Byte = 8 bits ,所以,假設你家裡的網路下載速度是 100M ,代表最快可以每秒下載 100 /8 = 12.5 MB ,但這是最粗略的算法,要算精準一點的話要考慮 1 MB = 1024 KB 、 1 KB = 1024 Byte ,需要精確數字的話,就要自己代入算一下。

[jQuery] 如何遍歷( Traversing Methods )所有被勾選的 checkbox ( 利用 .map() )

假設我們的表單中有兩個以上的 checkbox ,name 設定為 my_checkbox[],當需要抓被勾選 checkbox 的值,直覺會想用下面的語法去抓: var checkbox_val = $("input[name='my_checkbox[]']:checked"); 但是,當勾選兩個以上時,就沒辦法抓到全部的值,需改用下面的語法: var arr_check = new Array(); var i = 0; $("input[name='my_checkbox[]']:checked").map(function(){   arr_check[i] = this.value;   i++; })

[jQuery] 如何透過 name 取得 input 被選取的 radio 值? ( IE 適用)

var radio_checked_val = $("input[name='myname']:checked").val(); 也可以用下面語法判斷 radio 有沒有被選取 if(!$("input[name='myname']:checked").val()){   alert("未選取任何項目!");   return false; }